誤區一:治理室內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甲醛主要來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裝修中使用的黏合劑以及地毯等合成織物,濃度超標會引起惡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為它是室內污染的“頭號殺手”,因而認知度較高。許多消費者認為消除室內污染就是消除甲醛,其實不然。除了甲醛之外,來自建筑裝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涂料、溶劑、稀釋劑、膠黏劑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長期吸入苯濃度較高的空氣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發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及血小板下降,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誤區二:用達標材料就避免污染
達標材料是指有害物質釋放量低于國家標準,如國家對人造板及其制品的甲醛釋放規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為每升空氣中不得超過1.5毫克。但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定面積內大量累積使用,其有害物質也是累積的,最后有可能會造成裝修好的房子有害氣體超標。
誤區三:單靠通風來降低室內污染
大多數人都知道新房裝修好頭半年內要先通風再入住,通風有助于甲醛、苯等有害物質的釋放。但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甲醛的釋放期一般都在5年以上,最長的達15年,苯系物的釋放期也在6個月到1年。因此,固然開窗通風是降低室內污染的辦法之一,但盲目的單純依靠通風,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室內的空氣污染問題。
誤區四:過分依賴植物。
用來點綴居室環境的綠色植物,是凈化室內空氣的一件利器。有些家裝人士喜歡在居室中擺上幾盆花卉,不僅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能讓人身心愉悅。例如,常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和有機物,居室內種植吊蘭、蘆薈等植物可吸收甲醛。但有關專家表示,有些花卉雖然有一點清除污染的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點是速度慢、時間長,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對于裝修量大的居室來說,其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誤區五:使用空氣清新劑治理室內污染
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用空氣清新劑能夠消除甲醛等有害氣體。“裝修完了之后,使用一點空氣清新劑就沒有什么有害氣體了。”
有關專家表示,使用空氣清新劑只能用其香型氣體掩蓋有異味的有害氣體,而不能從根本上將其吸附或分解。最好在裝修后用物理法空氣凈化活性炭吸附,化學法:甲醛清除劑除甲醛上光蠟等相關產品對材料中的甲醛進行徹底清除。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除醛產品種類繁多。如甲醛捕捉劑、清除劑、光觸媒、溶解媒等,有噴的、刷的、吸附的等。在裝修時,這些產品的出現無疑會給消費者的健康注入一針“強心劑”。但是,要提醒消費者購買室內污染治理產品時一定要慎重鑒別,謹防造成二次污染。